9月3日下午,以“践行能源革命,推动煤层气高效发展利用”为主题的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煤层气高效利用”专业分论坛在太原举行。众多国际国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碳达峰’与‘碳中和’‘碳交易’、清洁能源发展、增储上产与技术进步、煤层气消纳技术途径、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五个议题发表了热忱、专业、精彩的演讲。
PECC国际组织双主席、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詹永新在《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的主题演讲中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低碳转型,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占据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表示,煤系气巨大的资源潜力、与煤炭的密切关系以及其本身的温室气体特性,都决定了它将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经理徐凤银建议,强化煤层气开发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碳汇”能力,尽量减少人为导致的“碳足迹”;鼓励企业增强投资积极性,提高浅层煤层气能源占比;加快深部(埋深大于1500米)煤层气开发节奏。
地处沁水煤田腹地的沁水县,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约5000亿方,探明储量3277亿方,分别占全国、全省探明储量的34.5%、49.6%;资源探明程度达到65.5%,远远高于全国的2.58%。截至2020年,该县共有钻井9191口,年产量达到31.5亿方,共有各类煤层气企业49家,形成了抽采、液化、压缩、集输、发电、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新业态。该县县委书记任彩虹用三句话总结了他们的监管经验:绘好发展“一张图”,织密监管“一张网”,下好服务“一盘棋”。
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煤层气资源优势,截至目前,已探明地质储量1.06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89.83%。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保障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以及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煤层气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20年全省煤层气产量81.46亿立方米,较“十二五”末(2015年41.77亿方)翻了一番,占全国煤层气总产量的85%。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煤矿瓦斯事故百万吨死亡率降低到0.1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从煤层气中提取出金刚石,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生产速度提升3至4倍;提取出纳米洋葱碳,打破了技术瓶颈,解决了纳米洋葱碳无法量产的世界难题。目前,我省已成为我国煤层气产业化示范基地、现代化生产基地,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核心技术以及新业态等方面的创新水平正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
此次论坛的举办给政府要员,煤层气产业领袖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层对话平台,以增进和深化煤气层的探测、开采和使用的高科技融合。“我们将拿出最优质的服务、最宽松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愿与天下有识之士互利共赢,共同把山西煤层气产业打造成为能源革命、碳中和、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副省长吴伟表示。